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科杂志范文

社科杂志范文

社科杂志

社科杂志范文第1篇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主要矛盾的情况发生变化会造成工作重心和任务发生改变,必须据此调整任务、策略,否则发展就会停滞或偏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表示,要用新时代的崭新命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创新发展,他指出,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将研究的问题导向与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相结合。要站在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和框架下来认识问题,使社科期刊对问题导向的认识更全面,更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时代性;二是将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相结合。他主张在研究过程中将实践话语、政策话语、现论话语、教科书话语、宣传话语等六大话语体系统合起来,社科期刊要促成研究成果从学术化、学理化到学科化的转变;三是将问题中的学术与学术中的问题相结合。他认为应尊重学科发展的不同规律,社科期刊要依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实现自身价值;四是专业化分工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他指出综合性期刊承担着发表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优势,要使学科发展研究的规律和学术研究的规律逐步得到升华。

二、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意识形态导向

社科期刊的创新发展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期刊作为宣传党和国家观点、思想的重要阵地,应当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意识形态属性被列为学术期刊的指标评价体系。因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提出新时代社科期刊的发展一定要紧扣主席5•17讲话精神及的精神。《学习与探索》总编张磊从期刊的意识形态方面提出综合性期刊如何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下,处理好期刊之间的竞争问题,服务好国家。《广东社会科学》总编江中孝认为期刊的办刊不能再走老路,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好政治关。《人文杂志》副总编秦开凤也提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当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意识形态不是一个虚无的东西,体现在办刊上,就是要把好政治导向关,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这是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三、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提升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这意味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江海学刊》总编韩璞庚在题为“新时期创新发展、期刊发展与文化自信的问题”的发言中提到,中国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远远落后于经济现代化的步伐。传统的学术话语体系无法解释、包容和阐释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化的现象,中国学术长期以来处于引进和吸收西方成果的过程,因此学术期刊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责任。他还就如何建构中国话语体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一是对当代的问题进行追问,切中要害;二是对社会现实中的问题提炼出基础性的话语;三是概括出一系列的命题,推论出一系列的范畴,要在系统的学理基础上,锤炼出自己的话语体系。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哲学理论,引领自己的民族走向未来,所以中国的学术要形成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形成除了顶层设计,还需要以下内容和标志:一是问题域的形成;二是在问题域的基础上形成学术命运共同体;三是出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四是形成共同的研究纲领。《东岳论丛》总编王波高度赞同韩璞庚的观点,同时指出,四十年来中国从经济总量和军事力量来说,综合国力提升了很多,但是中国的话语权在世界上影响很小,西方牢牢掌握话语权。因此提升学术话语权是期刊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要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牢牢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要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彰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必须要先构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

四、新时代社科期刊创新发展与期刊特色的培育

学术期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凸显自身特色,形成自身不同于其他刊物的特质与个性,是刊物恒久不变的话题。如何坚持特色是困扰综合性期刊发展的一个“老难题”,《学习与探索》总编张磊认为社科期刊的重复问题已然比较严重,有很多期刊就是封面和名称的不同,里面的内容毫无特色。她指出,学术期刊在选学术前沿的时候要注意避免选题上的雷同和作者上的争夺问题,处理好地方性鲜活的问题与宏观的选题之间的矛盾。《广东社会科学》总编江中孝认为虽然社科综合期刊确实面临着专业化与综合性的问题,但是综合性期刊要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就应该坚持走特色专栏和专题的道路。他分享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港澳台两个特色研究专栏的经验,认为综合期刊特色栏目的培育会极大地提升刊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祖坤指出,民族问题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是云南的两大特色,挖掘民族学和国际问题研究学者的智慧,打造和整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团队的力量,提高研究质量、出精品成果,是进一步提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期刊群,如《云南社会科学》《南亚东南亚研究》《华夏地理》等特色、品质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云南社会科学》执行主编李向春提到,《云南社会科学》作为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流期刊,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一直连续入选三大核心期刊,在国际问题、民族学、地方历史文化方面独树一帜,凸显了刊物地域特色、学科特色、研究特色,克服了同质化倾向。推出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专题、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疆和平稳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人类学、宗教哲学、地方历史与经济研究等具有云南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利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进一步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名栏、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大有可为。

社科杂志范文第2篇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部级报刊杂志。

社科杂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安全;学术视野;编辑理念

自2013年国家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学界展开了多角度研讨,其中大部分侧重于经贸、国际合作等层面,对国家文化安全和学术期刊编辑方面的研讨相对鲜见。在“中国知网”,笔者以“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检索,得到1246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95年2月5日至2017年10月30日),其中近1/5的篇目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近1/6的篇目为相关年会论文集,1/5强的篇目为报纸刊登的文化专题及报道,关于学术出版和文化传播的文章只有数十篇;以“社科期刊编辑”为主题词检索,得到247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88年5月20日至2017年10月15日),相关文章多以期刊办刊定位、主题策划、编辑业务、技术规范等内容为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为期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信息;以“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3条相关结果(发表时间基本为2000年以后),其中有10个篇目与期刊编辑相关,涉及编辑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的有《编辑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齐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国家文化安全与编辑使命》(苏娟,《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编辑政治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苏娟,《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事业与国家文化安全》(彭莹莹、刘友琼,《知识经济》2010年第1期)、《论粮油期刊文化与粮食文化观——兼论粮油期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国家粮食战略中的文化使命》(吴成福,《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从编辑的视角谈学术期刊政治性错误的避免》(罗香,《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等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以“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为主题词检索,得到46条相关结果(时间跨度为1988年5月20日至2017年3月15日),谈及学术期刊的文献有8篇,余者皆为杂志简介或约稿启示;以“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为主题词检索,得到41条相关结果,其中涉及相关主题的文章也只有8篇。由此可见,对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学界关注较少,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就更鲜见。基于此,笔者尝试对此做初步探讨。

一、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

编辑一词,有两层含义:用作动词时,指对资料或文稿按一定要求进行策划、整理、加工;用作名词时,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本文主要探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即其名词范畴。说到编辑,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文字是文化的一种书写符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很少有文化能脱离文字而得以流传,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流传至今,得益于文字——汉字的贡献,其中文字从业者——编辑功不可没。孔子可谓是最早的“编辑”,由他编辑的《诗》《书》《易》《礼》《乐》《春秋》盛传至今,成为我国学术文化的源头。由此可见,在文化的传承中,编辑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从整个文化生产的过程和传播方式来看,编辑是当代文化生产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和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文化,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复杂概念,它包含太多的内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立国之本。无论全球化发展势头多么强劲,各个国家的个性——文化依旧散发着其独有的光芒。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文化安全、尤其是国家文化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安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其构成。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也就是没有外部威胁和侵害、没有内部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的构成有:国民安全、国域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12个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文化安全是关涉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看,国家文化安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基本方面,这些恰恰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民众个性特征,是影响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常涉及的领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软保障”。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主席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由此拉开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序幕。正如《愿景与行动》所言,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当然,“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贯穿了欧亚非三个大陆,其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广大的腹地国家,几乎涵盖了大半个地球。“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它通过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由涉及的内容看,民心相通主要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联系,更多地体现着社会文化特征,确切地讲,其涉及的恰是文化安全问题。当文化在同一社会内部从一代传至另一代时,称为“社会遗传”;当文化从一个群体传至另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传入另一个社会时,则可称为“文化扩散”。前者,我们称之为传承;后者,我们可称之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途径中亚、西亚、俄罗斯、东南亚、南亚、波斯湾、印度洋、地中海、波罗的海,延伸至欧洲,不难看出,其间各种文化有传承,但更多的是传播。“一带一路”沿线激荡着活力,给世人提供了充满想象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其中也充斥着难以预期的风险和挑战:战乱频仍的中东、西亚、北非,深受“IS”影响的东南亚,极端势力和“三股势力”活跃的中亚,深陷“叙利亚难民”之苦的欧洲——不仅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各异的价值观和信仰,亦各有其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当然,此处的“生活方式”是与国家安全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并非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等相对应的狭义的生产方式,而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涉及物质和精神、经济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等领域的言行模式,是生活方式的广义范畴,它既包括物质生活在内,也包括精神生活在内;既包括经济生活在内,也包括政治生活在内;既包括私人范围内的生活,也包括公共领域中的生活。它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个人内在价值观念的社会性外化,也是社会外在风俗习惯的个体性活化。随着地球村的形成、现代网络通讯的普及,各种文化的交往、交流、碰撞势在必然,国家的主流文化将受到直接影响。可以说,一定的社会背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主流文化的导向。“一带一路”建设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使各个国家的民众交流交往更加便捷,同时,各种价值观也相伴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背景下汇聚、碰撞,其结果一定会带来富含促推社会文化发展的鲜活动力,当然其间也难免掺杂着污泥浊水。在信息爆炸式传输的当今时代,少有国家能完全屏蔽这些污泥浊水,再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沿线国家民众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似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将更为深远。对我国而言,这种文化的碰撞、冲击必将干扰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进而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对此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三、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国家文化安全

党的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认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里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共同点是“开放”。就好比河渠中久闭的闸门,一旦打开闸门,河渠中的水流会连同泥沙一股脑儿地涌入河道,此时,如何取舍,将是控制闸门的人艰难选择的过程,取精弃糟应是基本原则。那么,何为精、何为糟,如何取舍?这就需要“控闸人”有一双善于甄别的眼睛,期刊编辑有类与此。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开放”将逐步深化,不同意识形态必将交揉错杂,其间的冲突和斗争会不时闪现,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会不失时机地利用我国为“一带一路”建设大开的“开放”之门实施对我的“西化”“分化”,对各种传播媒介的争夺将成为各方斗争的焦点。社科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媒介中的特殊一员——受众范围有限、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却能够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我国社科研究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是体现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理应成为主力军、成为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排头兵:社科学术期刊就如河渠,作者投来的稿件恰如渠中水流与泥沙的混合物,编辑便是那“控闸人”。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对不同的多元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意识形态,守好社科学术期刊这个平台是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编辑有双重社会角色,是作者与读者的枢纽,既有意识地选择文化,又全方位地传播文化;既广泛捕捉信息,又严格筛选信息;既以编辑作品影响读者,又接受读者检验。说到底,编辑就是文化传播的中介和桥梁,编辑的选择、判断能够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社会需求,就能够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而且能够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文化的缔造。故而,编辑、尤其是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在选稿、出刊过程中,要如党的报告所说的,“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带一路”建设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人员的交往、人们思想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的交流亦将更加便捷、通畅,随之而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也将是空前的,其时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编辑的把关作用愈益明显。编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社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应如此,在工作中要时刻以国家利益为上、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动力。因为,编辑工作的产物是一国文化得以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更是一国文化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当今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干扰极强的形势下,编辑能否担负起历史责任、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对于引领我国主体文化的方向、优化和稳定我国文化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深化的当下,社科学术期刊编辑要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社科学术期刊编辑要时时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本着党的精神,直面当今世界形势和时代要求,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这一点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对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思想认识到位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标才更清晰,方向才更明确。

(二)拓宽学术视野。编辑,无论其所处的时代和背景、涉及的学科门类,他(她)首先必须是个“杂家”,社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应如此,即应学识广博。社科学术期刊编辑既要懂得本领域的相关理论、又要纵览延伸学科的知识,既要随时了解当今时事、又须掌握历史演进过程,同时还要学点儿哲学,考虑问题时多点儿辩证思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国社情也是千差万别,期刊编辑对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了解越深,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路将越清晰,编辑工作也将越得心应手。

(三)更新编辑理念。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编辑的工作理念也应因时而变。大文化、大媒体时代的大编辑应具备“开阔视野、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尊重创新、包容多样”这5个方面的新素养。编辑、尤其是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不能再端坐室内闭门造车,而应睁眼看窗外,多了解媒介新技术,转变观念,养成5个新素养,形成“大编辑”理念,做时代的大编辑,在编辑工作中要有国际视野和高度,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技术的优长为编辑工作所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发挥编辑在文化交往交流中的作用,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以上为笔者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与国家文化安全的粗浅认识,如有不妥,还请各位方家见教。

参考文献:

[1]参见中国知网,[EB/OL]上网时间:2018-2-10。

[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4.

[3]孙悦.论编辑的文化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2012(22).

[4]王宏伟.刘跃进教授及其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兼评刘跃进教授的《为国家安全立学》[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5]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J].北方论丛,2004(5).

[6]授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D/OL].

[7]罗杰•皮尔逊.文化与社会.当代国外文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

[8]耿成义.编辑主体的读者意识[J].编辑之友,1998(3).

[9]马光.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6).

[10]刘向红.编辑的五个基本素质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11]齐琳.编辑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社科杂志范文第4篇

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必须打造一支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应该强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研究者从事科普工作,以科普课题立项、科普成果评奖、科普能力培训等吸引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参与;③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兼职人才网络。只有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二、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

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实施重点计划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各个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和社科联可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科普阵地,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争取打造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如重庆市设立的“三峡大讲坛”,电视台设置的“人文天下”“重庆掌故”等④已经成为重庆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品牌,同时《改革》《探索》《现代法学》《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期刊也成为社科普及重要品牌载体。第二,探索多种渠道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社会科学普及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社科普及资源。第三,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比如可以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专家义务咨询”“科普读物展示”“重庆历史文化行”“中国梦重庆梦”“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还可以与出版社、重庆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网络等合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形成强势的普及效果,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常态化和长效性。

三、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要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必须重视对社科普及工作成效的积极评价,完善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制订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奖励提供制度依据。其次,完善多种奖励方式,可以根据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分别采取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形成系统的奖励体系。再次,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奖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评价体系,改变和完善科普工作表彰方法,变“软指标”为“硬任务”。⑤每年都要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而且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学术著作都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同等看待,可以设置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设置单独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奖,通过多种方式奖励,充分调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良好环境的形成,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了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社科普及工作正常的经费投入机构,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社会筹资、单位自筹、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不断改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条件。⑥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建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财政拨付机制;二是中央和地方宣传部要建立相应的年度重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经费划拨机制;三是社科联建立相应的社科普及经费筹集机制;四是各高校、党校、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等各界社科普及单位也要完善经费自筹机制,形成一个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保障机制,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五、创建系统协调的法制保障机制

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还必须建立完善的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相适应的法制保障机制。《科学普及法》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将自然科学普及纳入法制化轨道,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提供良好的契机。⑦为了推动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有效开展,确有必要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管理、社会职责、保障措施与法律责任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建立以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为载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普及法》,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建立相应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构建一个上下统一、左右衔接的法律保障体系机制,为社会科学的全面普及提供法制保障。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认识,牢固确立社科普及工作的战略地位,努力构建社科知识教材体系,⑨架构省市之间以及与外国之间的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交流机制等。

社科杂志范文第5篇

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必须打造一支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应该强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研究者从事科普工作,以科普课题立项、科普成果评奖、科普能力培训等吸引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参与;③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兼职人才网络。只有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长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二、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

创建丰富多样的巩固活动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实施重点计划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各个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和社科联可以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科普阵地,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争取打造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如重庆市设立的“三峡大讲坛”,电视台设置的“人文天下”“重庆掌故”等④已经成为重庆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品牌,同时《改革》《探索》《现代法学》《西南大学学报》(哲社版)、《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学术期刊也成为社科普及重要品牌载体。第二,探索多种渠道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社会科学普及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社科普及资源。第三,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比如可以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专家义务咨询”“科普读物展示”“重庆历史文化行”“中国梦重庆梦”“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还可以与出版社、重庆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网络等合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形成强势的普及效果,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常态化和长效性。

三、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要构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必须重视对社科普及工作成效的积极评价,完善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制订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奖励提供制度依据。其次,完善多种奖励方式,可以根据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分别采取定向资助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形成系统的奖励体系。再次,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奖范围和精神文明创建评价体系,改变和完善科普工作表彰方法,变“软指标”为“硬任务”。⑤每年都要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而且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学术著作都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同等看待,可以设置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设置单独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奖,通过多种方式奖励,充分调动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良好环境的形成,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为了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建立多种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社科普及工作正常的经费投入机构,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社会筹资、单位自筹、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不断改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条件。⑥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建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费财政拨付机制;二是中央和地方宣传部要建立相应的年度重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经费划拨机制;三是社科联建立相应的社科普及经费筹集机制;四是各高校、党校、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等各界社科普及单位也要完善经费自筹机制,形成一个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保障机制,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五、创建系统协调的法制保障机制

实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还必须建立完善的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相适应的法制保障机制。《科学普及法》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将自然科学普及纳入法制化轨道,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提供良好的契机。⑦为了推动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有效开展,确有必要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管理、社会职责、保障措施与法律责任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建立以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为载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普及法》,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建立相应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构建一个上下统一、左右衔接的法律保障体系机制,为社会科学的全面普及提供法制保障。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认识,牢固确立社科普及工作的战略地位,努力构建社科知识教材体系,⑨架构省市之间以及与外国之间的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交流机制等。

社科杂志范文第6篇

临床中,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础是现代医学以及护理学专业理论,主要研究急危重患者的急救、特别监护等综合性的一种应用学科,需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及隐性职业素质[1]。为探讨和分析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中学生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和效果,本文作者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本校学习的护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本校学习的护生100例,随机分为乙组(50例)、甲组(50例)。男性10例,女性90例;年龄16~19岁,平均(17.89±1.0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较。

1.2方法

乙组学生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在此基础上培养甲组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

1.2.1隐性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由非护理专业专家给予护生隐形职业素质的培训,使护生了解自身专业重要性,还可看出各界人士对护理专业重视,从而感受敬业精神可贵,意识到敬业是职业人的一种基本素质。

1.2.2实训教学情景教学法教学,根据实际问题,并以具体护理病理为基础,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现场救护技术巩固的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急救护技能的竞赛,学生自由分组,均分成五队,在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等场景中进行急救,主要是包括现场救护、给予心跳骤停者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成功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救护计划和救护依据要书写成报告,作为评分依据。结束训练后,老师进行点评,护生谈论训练感受。

1.2.3强化教师的文物素质培养选择有效的教育模式,并强化人文社科知识培训,给予教师传统文化、人文社科知识等培训,确保在教学中教师融入人文社科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培养计划和人文社科知识,使学生素质水平提高。合理评估教师人文知识水平,定期组织人文知识培训,制定培训制度,持续提高教师人文知识水平。

1.3评价标准

自制问卷评价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分不满意、一般满意、极其满意。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主要是技能、理论,各项均100分满分,分数高,考核成绩好。从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各项均100分满分,分数高隐性职业素质高[2]。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由(珔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由%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如P<0.05,则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

甲组学生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χ2=5.005,P=0.025)。详见表1。

2.2比较学生考核成绩

甲组学生的技能成绩评分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t=13.203,P=0.000)。甲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评分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t=11.579,P=0.000)。详见表2。

2.3比较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

甲组学生的职业态度评分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t=10.065,P=0.000)。甲组学生的职业情感评分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t=8.838,P=0.000)。甲组学生的职业道德评分高于乙组学生,差异显著(t=9.711,P=0.000)。详见表3。

3讨论

对于职业人来说,隐性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以及职业态度。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学科,如果护生缺乏隐性职业素质,就可能导致往后工作出现问题[3]。目前,护生缺乏隐性素质教育具体表现是:缺乏良好人格修养、缺乏诚信、功利性强、缺乏理想与信念、缺乏敬业与献身精神[4]。对于护生的隐形职业素质培养来说,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研究,并且在研究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确保边教边研,并结合新情况、新形势,从多途径、多方面对护生隐性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使护生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责任感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护生不断提高对于护理专业的兴趣,使护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智慧以及潜能充分发挥[5]。总之,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中,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可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并提高隐性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郑喜兰,权明桃,魏其梅,等.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护士职业素质目标[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02):212-215.

[2]丁雪涛.探究如何将素质教育渗透入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5(05):315.

[3]王芳.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9,30(02):185-186.

[4]何兰燕,朱旺乔,林起庆,等.基于品管圈教学法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1):79-80.

社科杂志范文第7篇

1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现状

校级社科项目每年组织审批一次,运行管理过程分为组织申报、立项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定、学校专家会议评审立项、签订项目合同书等若干环节。在项目评审环节,评审专家组由校内同行业的6位学术专家和1位财务专家组成。项目申请人以现场多媒体汇报的形式,从项目选题、立项依据、研究思路、研究基础、方案设计、技术路线、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阐述。评审专家组在听取申请人汇报的基础上,围绕项目设计进行具体提问,再根据汇报和回答情况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点等内容,对每项项目进行现场评审打分。最终,校学术委员会根据每位申请人评审环节得分情况,决定最终予以资助的项目名单。从2004年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进行了九次校级社科项目资助立项(2008、2009年未开展),立项数和经费投入情况详见表1。表1的数据说明校级社科项目的经费投入从2011年之后大幅度递增。其中,2014年的经费投入是2004年的4.5倍,体现出学校对社科项目重视程度,说明该校对社科项目的培育意识显著增强。然而,随着校级社科项目规模的逐年扩大,项目名额和经费数目不断增加,项目运行管理中暴露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研究从优化创新其运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果和管理效能,最大程度发挥经费投入的使用效能,成为校级社科项目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校级社科项目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项目类型单一目前,校级社科项目所设置项目未进行专业划分,类型单一,导致申报项目时出现“扎堆”现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职称级别和年龄层次不同的申报人都在申报同一类型的校级社科项目,造成青年博士立项少,绝大多数项目都被副高及以上职称科教人员获取的结果。以2010—2014年5年的校级社科项目立项数为例,青年博士获批的项目仅占17.9%,不到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剩余的项目获批者均为副高职称以上,其中又以正高职称居多(详见图1)。青年博士申报的校级社科项目在进行评审时,评审专家论资排辈观念普遍存在,在决定资助对象时把立项机会更多的留给工龄较长、职称较高和资历较深的科教人员。这种情况下,不仅打击了青年博士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青年学者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研素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科研项目的综合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执行期限短校级社科项目的执行期限为2年,成果形式主要是专著和论文。其中,对专著要求是其必须正式出版,对论文的要求则是必须在认可的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且需要见刊。从近年来各类项目成果的形式来看,90%以上是学术论文的形式。对于社科项目研究而言,学术论文又以实证分析居多,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撑。通过对近年来各社科项目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因此多数项目研究周期较长。此外,通过对部分项目申请人进行访谈,在有限的期刊资源与待数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成果的发表过程耗时较长。论文见刊周期增长直接造成部分项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期结题。

2.3项目跟踪管理环节缺失校级社科项目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的现象。由于疏于管理,部分项目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取得任何研究成果,一些项目甚至被搁置,处于暂停状态。此外,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项目,有机会争取高级别社科项目的项目也因管理缺失导致产出较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校级社科项目跟踪管理环节缺失,没有项目的开题论证、阶段性考核和结题验收环节。跟踪管理环节的缺失,项目进展情况难以得到督促和检查。同时,项目的过程管理缺失下,无法对项目的既定研究成果进行审查。校级社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福利”,最终结题形式化,客观上造成项目无人监督管理的情况,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截止到2014年,校级社科项目立项数已经累计到283项,经费投入累计至537万元(见表1),然而,在2010年之前,由于没有结题验收环节,导致144个项目由于时间久远、人员变动等诸多原因而无法进行结题验收。在2013年9月才对2010、2011年立项的57个项目进行了专家会议验收,其中有12个项目以“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申请延期结题,剩余45个项目进行了验收。虽然45个项目通过了结题验收,但从项目完成情况来看,总体质量不高,研究成果创新性不高,项目成果产出不多。仅有少数项目在校级社科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成功申请到高级别社科项目。在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开发方面,现有的校级社科项目成果转化率低,造成科学研究的极大浪费。

2.4项目经费使用率低以2012年校级社科项目为例,2012年共资助项目23项,执行期限为2年,结题验收截止至2014年,但是由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23项项目中仅有1项项目经费使用率达到100%,近三分之一项目的经费使用不到50%。类似情况在历年同样存在。3.5项目培育效果不显著设立校级社科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培育省级、部级社科项目,然而从2010—2014年五年校级社科项目和省级、部级社科项目立项情况来看(见表2),校级社科项目对争取省级、部级社科项目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没有实现项目数逐年稳定增长的预期目标,省级、部级社科项目的培育绩效没有达到。

3校级社科项目管理创新

3.1项目类型多元化因申报群体不同设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完善项目资助类型。重点项目,为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奠定研究基础。主要针对农林高校的科研特色和优势,资助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创新性的项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鼓励科研团队的形成。同时要求重点项目申报人员具有正高职称,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结合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实行自由选题。对于一般项目而言,主要为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做前期工作。设置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为其科研起动提供支持,此类项目重点申报群体为青年博士。项目类型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申报群体的项目诉求,特别是针对青年博士的一般项目,能够充分调动这类申报人的积极性和科研热情,带动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推动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此外,还可根据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项目,如:优秀社科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创新思维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资助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针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学科领域新的生长点开展深入研究;以及围绕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跨学科、跨院系联合研究。由学校人文社科基地学术带头人或科研骨干按项目进行申请;匹配专项资金项目,对当年度获批的下达经费小于2万元的省市级人文社科项目给予一定比列的经费匹配支持。

3.2项目申报规范化加强项目的规范申报,严把项目申报环节,提高项目质量,排除不切实际、不可行、好高骛远、故意夸大预期研究成果、创新性不够的项目,为项目能够高产出、按期结题、申报更高级别社科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行限额申报,重点项目每年资助4项左右,每个项目资助金额8-10万元,一般项目每年资助20项左右,每个项目资助金额3-5万元。并且将申报指标根据每个学院(系、部)的教师数量,在考虑学科发展均衡的前提下分配下去,学院(系、部)直接面对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院(系、部)学科发展实际需要,按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申报要求,由院(系、部)学术委员会对本单位所报项目进行严格筛选,择优按指标上报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强化院系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学院(系、部)在项目申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励申报人员在激烈的竞争下提出更好的研究课题,设计出更高水平的项目方案。

3.3项目合作对象多样化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与其他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开展,加强信息交流,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取长补短,既能有效提高科研水平,又能确保项目的完成质量,为下一步申报高级别社科项目做好扎实的储备工作。另外,要积极开展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程度加强,越来越多的工贸企业、营销企业和社会游资进入农业领域,通过与农业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开发新的农业产品和服务。正好趁此契机,加强合作,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开发性的项目,体现农林高校的特色优势研究领域,

3.4项目管理系统化

3.4.1延长项目的执行期限,增设项目的开题论证、阶段性考核和结题验收环节将项目的执行期限由2年延长为3年,以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与科研管理部门签订项目合同,在项目合同书中明确规定项目开题论证、阶段性考核、结题验收各环节的具体时间、研究进度、完成成果等核心内容。合同书签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项目开题论证,以便完善项目研究方案,提高项目的可行性,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在项目进行到一年、两年的时候,组织项目阶段性考核会议,对按时完成合同预期任务,阶段性成果突出的项目负责人,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在日后高级别社科项目申报中优先推荐。对执行不力的项目负责人,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到结题时间的项目按时组织结题验收,由校学术委员会评审,认定通过结题的项目。若由于客观原因(出国、进修、读博、休产假等)无法按时结题,负责人要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正式的书面延期申请,由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是否可以予以延期。一个项目只能延期一次,时间一到必须进行结题验收。如果没有通过结题,则在校内通报批评,撤销其项目,并且三年内不得再申报校级社科项目。若在项目执行期间获批部级社科项目,则视为自动结题。通过系统性的项目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结题率,显著增加高级别社科项目的获批数。

3.4.2掌握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分阶段进行拨款将资助项目一次性拨款改为三年有要求分阶段拨款,项目经费按照50%、30%、20%的比例分三年划拨。当年拨款的执行在关键时点应达到相应的序时进度,于每年的6月底、9月底、12月底分别达到50%、75%、100%。项目负责人要求每年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详细的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材料及经费使用明细,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科研管理部门要联合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定期组织同行专家对项目开展状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对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分析课题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题经费使用效率如何等。如当年有剩余经费,项目负责人要根据次年项目的实施计划安排,实事求是提出当年剩余经费在次年的使用方案,如果使用不完,要及时上交学校,纳入学校统筹安排,学校下一年度再归还项目负责人。如当年剩余经费在次年使用方案中安排使用完毕,但年底仍有结余,当年学校自动收回,不再下拨。如连续两年发生这样的情况,则终止该项目,追回之前下拨的所有经费。对于三年经费都使用完毕却没有任何研究成果,没有完成既定目标,无法结题的项目,或产出极少且质量较低没有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予以撤销,追回全部经费,并在校内进行通报批评,以力求所有经费真正用于项目研究。

4结语

社科杂志范文第8篇

1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观念落后,信息意识淡漠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性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自我封闭、各自为政,靠吃“皇粮”度日的状况,工作人员信息意识淡漠,观念比较落后。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反应迟缓,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经费严重不足,文献入藏量锐减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是靠财政拨款。随着书价的不断上涨,经费不足也成为困扰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山西省社科院图书馆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购书经费最高达32万元,而90年代以来,年购书经费最高20万元,最低仅为1万元。使许多连续性文献有所中断。特别是价格昂贵的外文杂志更是无力购买,从而造成新的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为科研服务、为决策服务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效果。

1.3人员队伍不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在职人员因长期人才安排不当,工作环境条件差,物质待遇低,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而降低或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虽然目前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较之前些年有长足的进步,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是学图书馆专业或计算机专业,且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结构单

一、专业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差,又不能及时培训和提高,传统技能和知识水平难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需求。而图书馆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因种种原因另谋高就,造成人才大量流失。

1.4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与管理不足

(1)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大多数初步实现自动化的图书馆仍停留在馆内管理自动化的水平。(2)在自动化建设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手工作坊”开发方式,其硬件、软件、数据格式和环境往往相互脱节,购买机器和利用软件随意性很大,结果造成各个机构系统之间不兼容,造成资金和设备的严重浪费,却难以实现文献资源共用共享。(3)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图书馆经济待遇不高,难以留住计算机专业人才。(4)自动化发展不平衡。就水平而言,沿海高于内地,高校馆、公共馆要高于社科院馆。总之,大部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没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数据库建设未上规模,社会化网络尚未形成,资源共享颇为有限。现有的自动化功能也没有完全利用起来。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也不是很高。

1.5服务方式单一,对外联系和学术交流少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横向联系不够密切,固守传统的做法,只为本院人员服务,不对社会开放,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服务工作远离市场经济的需要,服务方式单一,造成供需脱节,从而降低了图书馆在科研单位和社会上的地位和信誉。

各省社科院图书馆之间由于地域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纵向合作差。在全国范围内又缺乏强有力的协调领导机构,虽然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协作会议,但却没有实质性协作项目。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仍然各行其是,这样下去将难以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化、网络化及资源共享的新要求。

2新时期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发展对策研究

2.1更新观念,搞好服务,提高效益

首先要提高各级决策人员的认识,把社科院图书馆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政策上、投资上予以适当的倾斜。其次,改变“以藏为主,重藏轻用”的落后意识,树立现代社科信息中心观念、开放办馆观念和积极主动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意识。要将图书馆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被动呆板的服务模式向主动灵活的服务模式转变;由以文献收藏管理为中心的服务逐步向以读者服务为中心过渡;由主要为本单位的科研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向为社会各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扩展。为社会服务,不仅包括借阅服务,咨询服务等,还要主动开展市场信息调研,了解社会信息需求,根据自身优势,确定用户并与他们建立稳定和长期的服务关系;与科研工作配合,在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中介等项服务中开展技术咨询、代查代检等项服务;为科研服务,要适应“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对重点课题开展专题服务、跟踪服务;还可通过提供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分析预测报告等三次文献服务,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提供决策依据;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重点,提供较全面系统的服务,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图书馆的需求。

2.2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与数字化

(1)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目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由于在全国归属该院同一系统,统一协调领导,因而在网络化建设方面进展较为顺利;高校系统图书馆可依靠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公共系统图书馆可依靠文化部组织的“金图工程”促进本系统的网络化建设。而社科院系统图书馆隶属于各社科院,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规划本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工作缺乏宏观调控,使社科系统图书馆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难达到资源共享。笔者认为,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由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牵头,各省、市、自治区社科院图书馆的业务负责人组成。集中领导、统一规划,根据社科院系统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其自动化、网络化进行总体布局,制定中长期目标,对本系统图书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进行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切实保障本系统图书馆统一行动、共同建设。

(2)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要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路子。①统一规划。要通过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协调系统自动化、网络化,制定和推行各种标准。从各馆实际出发,规划好自动化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关键是要选择好系统软件,最好由政府统一出资,选择那些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数据格式标准化好,网络开放性好,功能齐全、稳定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加以强制推广应用[1]。②分布实施。第一步:建立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实现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建立起标准的书目数据库(新书书目数据和馆藏回溯书目数据)、专题数据库和本馆馆藏特色的文献保障系统[2],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本院图书信息网络中心,将本院各信息部门(科研处、办公室的档案室,特别是各研究所的资料室)的力量组织起来,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实行分工协作,建立有本院特色的相关数据库,并进行联网,使院、所、处领导和科研人员在办公室或家中即可使用网上数据。第二步:建立各地方社科院与当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联网,同时建立类似OCLC的使网络经营者和成员馆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和共享系统,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机构在协调起步时就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本地区的图书馆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第三步:在条件成熟时,建成全国社科系统图书信息网络,达到本系统的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与全国其他系统联网以至于全球联网,实现全球资源共享。

(3)建立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意义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尚未取得应有的位置,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应当引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有理由、有能力成为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和骨干,并且联合国家数字图书馆、重点综合大学图书馆及各地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重要的图书馆,共同努力,打造中国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3]。

2.3适时调整馆藏结构,加强馆藏特色建设

(1)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馆藏文献载体结构。在馆藏建设方面,必须形成各自的馆藏特色。并坚持以读者需求为依据,以重点学科、优长学科和地方特色为中心的原则,来确定各馆文献收藏的重点和范围,逐步形成各馆文献资源研究性和地方性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具有各馆藏书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系统。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形成互补关系,在资源共享中发挥作用,承担一定的角色。

(2)开发网络资源,扩展馆藏外延,弥补馆藏不足。为了弥补经费不足的缺憾,各馆应考虑在保证本单位利用率最高的文献资料作为馆藏文献(实体馆藏)的同时,还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网络信息资源中获取有关信息,并加以整合作为补充,形成虚拟特色馆藏。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建立密切的馆际互借关系,制定切实有效的馆际借阅和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

(3)扩大电子出版物的收藏,实现文献资源多元化。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顺应文献信息载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统筹规划,既要继续保证搞好印刷型文献的收藏,又要积极扩大各类电子出版物的典藏量。电子出版物的典藏不仅外延的扩大,而且要注意内涵质量的保证[4]。

2.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上要有整体意识、长远观点和阶段性具体措施。

(1)针对图书馆人才青黄不接且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要增加在岗培训的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人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建议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起全国社科院系统专业人才的培训任务,经常举办在职人员培训班、研讨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2)在普及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要根据本馆工作需要,选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或双学位,使他们系统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方法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社科院图书馆还应注重通过中外交流的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3)特别要注重引进专业人才。一方面要接纳有学识、有才华的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要吸引事业心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时对那些不具任何专长与特长,不适应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要进行调整。新晨:

【参考文献】

1王超湘.社科院系统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情报资料工作,1996,(3)

2同1